白鶴嶺福溫古道

座標26°39′00″N 119°31′07″E / 26.65000°N 119.51861°E / 26.65000; 119.5186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鶴嶺福溫古道
位於城南鎮南漈山上的古道指示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蕉北街道繼光社區、蕉南街道中南社區、城南鎮嶺頭村和灣亭村
坐標26°39′00″N 119°31′07″E / 26.65000°N 119.51861°E / 26.65000; 119.51861
分類古遺址[註 1]
時代南宋
編號8-0054-1-054
認定時間2019年10月7日
保護歷史
第二批寧德市文物保護單位(白鶴嶺摩崖石刻,1992年)
第八批蕉城區文物保護單位(白鶴嶺古官道,2015年)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白鶴嶺古官道,2018年)

白鶴嶺福溫古道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的一個古遺址,是福州溫州之間的古代官道,與南側的羅源縣互通。2019年10月,白鶴嶺福溫古道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編輯]

白鶴嶺福溫古道由時任寧德縣主簿的丁大全於南宋寶慶年間(1225年—1227年)主持修建,歷代多次維修。1992年,白鶴嶺官道上的摩崖石刻被寧德市(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入選蕉城區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2],2018年與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白鶴嶺摩崖石刻一併入選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3]。2019年10月7日,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

古道遺址[編輯]

古官道起於寧德舊縣西門,通往羅源,全長10公里,寬1.5—2.5米,蕉城境內現存相互連續的四段,均由石磴層層累砌而成。古官道沿途人文景觀較為豐富,現存有19處摩崖石刻和碑刻、2座古橋、4處古亭遺址以及鶴嶺寨、嶺頭隘門烽火台、界首關、界首烽火台等遺蹟。[3][5]

注釋[編輯]

  1. ^ 入選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時的分類為古建築。

參考文獻[編輯]

  1. ^ 宁德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寧德市文化和旅遊局. 2020-06-10 [2023-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7). 
  2. ^ 霍童涵洞和白鹤岭古官道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蕉城在線. 2019-10-16 [2024-05-05]. 
  3. ^ 3.0 3.1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的通知》(闽政文〔2018〕218号). 2018-09-07 [2024-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3). 公有領域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4. ^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人民政府入口網站. 2013-05-03 [2019-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5. ^ 关于区人大十七届六次会议第58号建议的答复函. 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政府. 2021-12-02 [2024-05-05].